1月制造业供给指数(MMSI)录得15056点环比下降771%
- 时间: 2025-02-22 10:11:18
- 新闻动态 原创
制造业不仅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更是作为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的因素,由此可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据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制造业供给指数(MMSI)为150.56点,同比上升6.26%,环比下降7.71%。(数据起点2014年1月指数为100点)。
能源方面,1月因春节假期影响供应减少,冬储叠加铁水产量回升,炼焦煤需求面有所好转,但过高的库存导致资源过剩,1月煤价延续下跌;动力煤方面,1月以来,中下游环节煤炭库存保持高位,需求端缺乏有效支撑,压制港口煤价跌落长协区间内,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市场逐步进入休市状态,且在供需宽松格局下,动力煤价呈现震荡偏弱走势。钢材方面,1月钢材市场价格偏弱运行。1)成本下移是钢材市场价格下跌的核心因素。煤焦供应宽松,跌幅居前,焦炭价格下降8.5%。1月原料过剩格局进一步加剧,成本下移,带动钢材价格下降。2)需求不足是钢材市场价格下跌的长期因素。2024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建筑钢材需求同比下降15%左右,进而拖累粗钢总需求。1月需求偏弱,加之贸易商冬储意愿不足,钢厂加大减产力度,原料消耗持续下滑,产业链压力向上游传导,推动钢铁板块价格重心下移。
需求方面,房地产方面,尽管受元旦、春节假期影响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会降低,但从同比数据分析来看,已由负转正并微增1%。其他制造业下业来看,家电方面,国补政策和春节大促拉动需求,1-2月家电排产同比增长;工程机械方面,挖掘机、装载机销量同比小幅增长,出口销量同比增加,海外市场仍有一定需求;汽车方面,1月受到春节假期影响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显效,需求有一定增势,虽然有效工作日减少,但在利好因素驱动下产量同比有所增长;我国造船行业仍保持高景气,新船订单数量位居第一。
钢铁是终端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原材料,以钢铁消费趋势为观测视角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下游制造业发展状况。1月钢铁供给指数为101.69,同比下降6.93%,环比下降3.06%。供应方面,2025年1月五大品种样本产量减少,周产量均值为816.1万吨,环比减少37.7万吨;需求方面,五大品种样本表消周均值在750.4万吨,环比减少119.5万吨;库存方面,1月库存有所累库,月末五大钢材总库存1568.9万吨,但同比下降1.8%。具体来看,受到春节假期因素影响,月内企业陆续停工放假,产量有所减少,而下游需求放缓,导致库存积累,钢材整体维持低产量、低消费状态。
1月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态势,但均价较12月上涨。1月石油供给指数为74.85,同比上升0.21%,环比上升4.77%。上旬中国经济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乐观前景,市场继续期待亚洲需求改善,叠加美国严寒天气提振取暖需求,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中旬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市场担忧供应风险增强,但同时达成停火协议,地缘局势缓和,国际油价高位整理。下旬市场担忧特朗普政府将对多国加征一定的关税,可能拖累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及能源需求,且支持美国原油继续提产,国际油价下跌。
1月有色金属主要品种价格变化不一。1月有色供给指数为275.53,同比上升12.46%,环比下降0.51%。铜方面,1月电解铜价格波动主要受海外宏观因素主导,海外宏观利空因素边际改善,铜价重心环比上月小幅上移。具体来看:一是特朗普上任前后相关表态令关税担忧边际缓和,市场对前期较为悲观的关税政策预期有所修正,对铜价形成提振。二是12月美国CPI基本符合预期,核心CPI超预期回落,反映出美国通胀压力小于此前市场预期,市场预测2025年美联储或降息2次。铝方面,1月铝整体消费表现尚可,随着电解铝成本端氧化铝价格大大下跌,铝产业链利润自氧化铝端重新分配至电解铝冶炼端,电解铝不断扩利润,价格相对抗跌,故1月铝价整体震荡运行,月均价仅表现为小幅下跌。
1月化工市场景气度向好。1月化工业供给指数为181.74,同比上升17.31%,环比下降5.64%。1月“两新”政策持续发力,叠加春节期间终端消费回暖,化工市场景气度向好,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景气度环比上升。展望后期,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明确,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国内消费需求潜力有望释放,化工市场平稳发展或有一定支撑。
1月煤焦价格弱势运行。1月煤炭业供给指数为152.27,同比下降12.37%,环比下降9.42%。焦煤方面,元旦假期结束之后,煤矿经过短暂的复产之后,在1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春节放假,多数煤矿春节期间停产停工,产量下滑。而随着煤矿停产,市场可售资源减少,而终端冬储也在1月进入尾声的同时也迎来高潮,伴随着铁水产量回升,炼焦煤的基本面有一定的改善。然而由于炼焦煤2024年下半年以来已确定进入全面过剩的格局,上中游的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已经在四季度集中爆发,尽管1月煤矿减产,但过高的库存导致资源过剩,上游失去议价能力,煤价在1月延续下跌,不过跌幅较12月有所收窄。动力煤方面,1月随着春节临近,主产区民营煤矿陆续开始停产放假,煤炭产量持续收紧,月内全国气温整体偏暖,居民取暖需求表现一般,电厂煤炭日耗明显低于去年同期采购需求偏弱,供需双弱下市场煤价格震荡走弱。
1月汽车产量同比有所增长。1月汽车供给指数为137.47,同比上升4.37%,环比下降19.88%。1月受到春节假期影响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显效,需求有一定增势,虽然有效工作日减少,但在利好因素驱动下产量同比有所增长。从产销数据分析来看,2025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万辆和24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2%和30.5%,产量同比增长1.7%,销量同比下降0.6%,整体看来,2025年1月汽车行业迎来平稳开局。新能源汽车方面,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表现仍较为亮眼。展望后期,节后首场国常会明确把提振消费摆到更突出的位置,随着后续有关政策的落地实施,或助力汽车行业平稳发展。
1-2月家电排产同比增长。1月家电供给指数为164.04,同比上升16.02%,环比下降7.52%。根据产业在线月我国白电合计排产量达到6136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增长9.6%。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白电产销依然维持较好增长趋势。分品类看,1-2月空调排产较去年同期销量同比合计增加15.5%;冰箱排产较去年同期销量同比合计增加0.7%;洗衣机排产较去年同期销量同比增加合计5.3%。综合看来,2024年家电市场整体向好,这一趋势延续至2025年,1月春节期间因大促影响和国补不断发力,家电需求旺盛,使得2月排产稳健增长。
1月挖掘机、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1月工程机械供给指数为185.97,同比上升22.75%,环比下降8.61%。2025年1月,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销售各类挖掘机12512台,同比增长1.1%,其中国内销售5405台,同比下降0.3%,国外销售7107台,同比增长2.19%;2025年1月,装载机销量7920台,同比增长1.51%。其中国内销量3706台,同比下降1.01%;出口量4214台,同比增长3.84%。综合看来,虽然受到1月实际经营天数变少的影响,但挖掘机和装载机销量同比仍有增长,国内销量同比小幅下降,出口销量同比增长,表明海外市场仍有需求。展望后期,设备更新政策继续推进,叠加海外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预计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或向好发展。
1月造船业高景气持续。1月造船业供给指数为183.85,同比上升2.01%,环比下降9.13%。根据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51艘146万修正总吨(CGT),按CGT计环比去年12月的236万CGT减少38%,其中,中国承接新船订单21艘27万CGT,市场占有率为19%,位居第二;截至1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订单量为1.5679亿CGT,环比减少132万CGT。其中,中国手持新船订单量达到9151万CGT,环比减少11万CGT,同比增长2514万CGT,以58%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第一。展望后期,当前船舶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多船型接力放量,预计在供应偏紧的情况下,造船业仍将向好发展。
1月房地产三大指标同比下降。1月建筑业供给指数为75.82,同比下降23.45%,环比下降9.01%。2025年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房地产市场进入传统淡季,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然而,一线城市市场韧性较强,成交活跃度依然较高,“小阳春”预期持续升温。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份30个重点城市的商品房月均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3.9%,符合春节假期市场活跃度下滑的正常趋势。但在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新房成交量同比增长12.8%,已连续四个月保持正增长,表明市场仍具一定韧性。二手房市场同样展现稳健表现,北上深二手房成交总量达到37,868套,同比增长9.2%。其中,深圳市场最为亮眼,成交量同比大增27%,上海增长12%,显示出一线城市的市场恢复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展望后期,房地产市场仍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调整周期尚未结束,真正复苏仍有赖于更广泛的经济恢复和政策支持。
1月建筑业PMI指数下降。1月建材供给指数为89.77,同比下降25.02%,环比下降32.36%。1月建筑业PMI指数为49.3%,较上月一下子就下降3.9个百分点,符合季节性规律,主要是临近春节,房屋建筑和基本的建设相关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供需活动会有季节性回调。根据Mysteel对2025年春节后工地开复工调研结果为,截至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全国13532个工地开复工率为23.5%,劳务上工率27.5%,资金到位率35.0%,农历同比均减少,建筑业开复工情况不及上年。展望后期,随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建筑业相关活动有望重回扩张区间。
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9.1%,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回落。具体来看,1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放缓;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1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8.1%,与上月持平,制造业用工景气度保持稳定。
1月大、中、小企业PMI环比均下降。大、中、小企业PMI分别为49.9%、49.5%和46.5%,比上月下降0.6、1.2和2.0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可能是受到春节假期因素影响。
货币方面,2025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当月净投放现金1.41万亿元。
社融方面,2025年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66亿元,社融增速较上月持平。社融支撑大多数来源于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二者同比分别多增3799亿元和3986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增速继续上行,去除政府融资的社融增速则转为下行。
信贷方面,2025年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51300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居民端,居民短贷和中长贷都弱于去年,具体来看,新增居民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为-497亿元、4935亿元,同比分别少增4025亿元、1337亿元,根本原因是受到春节假期错位的影响,房地产交易小幅回落拖累居民信贷投放。企业端,1月各期限新增企业贷款均呈同比多增。具体来看,新增企业短期、中长期新增贷款分别为17400亿元、3460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800亿元、1500亿元。企业信用贷款则表现偏强,可能受到银行“开门红”的支撑,以及地方化债和不良资产处置的影响减轻。
房地产方面,1月份,财政部明确表态“支持城市政府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需求的地方也能够适用于新增土地储备”,中央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改善。2025年以来,多地发布房地产优化政策,并明确将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截至1月底,全国31个省份召开重大会议并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广东、浙江、福建等十多个省份明白准确地提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展望后期,“回稳”已成为房地产市场关键词,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落实是短期楼市政策的重点,房地产投资有望在政策提振下降幅收窄。
基建方面,1月,受春节假日、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等因素影响,全国各项基建项目逐渐放缓。1-2月基建实物工作量以探底回升为主,年后基建项目复工速度和资金回款率均没有到达预期,假期有少量水利和交运项目开工,但更多项目年后复工速度偏慢。根据Mysteel调研结果为,节后第二周全国非房建项目平均开复工率为24.2%,低于去年同期,项目中高速、高铁以及部分隧道、公路和水利项目开复工率有所提升,别的类型项目整体开复工率依然偏低。展望后期,随着各项目、工地陆续复工,基建情况有望改善,加之专项债发行,基建投资力度或增加。
制造业方面,2024年,现行支持科学技术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分类型来看,减税降费大多分布在在科技投入、破解“卡脖子”难题、高新技术、新能源汽车、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全面支持制造业稳步发展。2025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制造业相关增量政策,在政策端陆续显效发力下,预计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一定增速。
联系人: | 随经理 |
---|---|
电话: | 183697591 97 |
Email: | 3606053339@qq.com |
QQ: | 3606053339 |
微信: | 15275373330 |
地址: | 济宁市高新区山博路 |